 |
备课会现场 |
 |
副校长刘全永做总结发言 |
 |
教务处处长杨宾峰做点评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思政课程内涵式发展,12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0号楼809室举行集体备课会。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联点校领导刘全永、教务处处长杨宾峰出席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骨干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冰蔚主持。
徐俊蕾老师围绕课程第五章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从课程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王鑫宏、张希中、尹璐三位老师针对说课内容进行点评,分别就优化教学设计、深化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以及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利用校本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学生代表结合学习经历和感悟,建议思政课教师将鲜活的实际案例与理论文本有效融合,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杨宾峰充分肯定了本次集体备课会形式,指出其对课程团队“金课”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并对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刘全永对集体备课会的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此次集体备课会准备充分、展示精彩、点评到位、讨论深入,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指导性。他强调,思政课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思想困惑,把“入脑入心”作为检验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基于学生视角,充分考量“学生怎么学”“学生学什么”等学习问题,又要立足于教师维度,全面探讨学理性与通俗性的有机融合路径,思考“教师教什么”“教师怎么教”等教学要素,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思考与共鸣。刘全永希望思政课教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参与性,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图片/闫玉君 初审/尹璐 复审/张雪霞 终审/吴玲玲 王冰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