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2018年01月02日17:12:14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韩庆祥
十九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尤能体现这一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重大的政治论断非常重要,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在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以后,我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发展历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前半程走向了后半程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半程和后半程的论述相当重要,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我们的关注依然不够。习近平同志认为,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大致可分为前半程和后半程。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的历史任务,就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说,十八大以前,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半程。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实际上就是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
第二,在历史方位上,从“欠发展”走向“发展起来”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我国发展起来以后遇到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候少。这话很朴实,但道理很深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标准来划分,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历史方位:欠发展时期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起来以后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同志当年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时候,在一次讲话中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发展起来以后遇到的问题。十八大以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主要是欠发展时期,所以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讲“第一要义是发展”。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历史方位。
第三,在历史使命上,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
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担负的历史使命,就是使中国人民、使中国富起来。十八大以前,这个历史使命总体完成了。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而这个历史使命就是十九大报告第二个部分所讲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述,就是实现“强起来”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就是实现“强起来”的宣言书和行动纲领,这个新时代就是强国时代。
第四,在主要矛盾方面,由物质文化需求走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表达的是需求方和供给方,且从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集中反映和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无论从需求方来看,还是供给方来看,这一矛盾都是在我国“欠发展”历史方位中的社会主要矛盾。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出发都可以看出,它是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历史方位中所遇到的主要矛盾在这一矛盾中可以看出,人民需要的外延得以拓展,内涵得以升级;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则是落后的生产解决以后,在生产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时候,遇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五,在改革方面,由问题倒逼改革走向理论自觉
问题倒逼改革。在邓小平同志执政时期,主要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问题使当时我国的改革主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历史发展到胡锦涛同志执政时期,也是问题倒逼改革。这时的问题主要是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所以,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同时,鲜明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后面三句话都聚焦于平衡、和谐、稳定。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既摸着石头过河,更注重进行顶层设计,尤其是从理论上进行顶层设计,十八大以后我国改革进入新时代,理论自觉更加突出。
第六,在经济发展上,由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第七,在发展特点上,由依附性走向主体性
当年我们理解“中国特色”这四个字的时候,略显底气不足,我们主要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发展水平来论证中国特色的合理性。从1949年到1978年这段时间,我国搞现代化,受“苏联模式”影响比较大。1978年以后,我们开始超越“苏联模式”,强调“有中国特色”。然而,尽管如此,当初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模式”的某种影响。这都表现出“跟跑”的特点。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时我们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意味着我们在理解“中国特色”和中国现代化的时候,境界提高了,我们反而以“中国特色”而充满自信和战略定力。不仅如此,“中国特色”还具有世界意义和理论引领作用,我们的现代化在某些方面也具有领跑的特点。
(作者: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本文摘自作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暨2017第四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