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学分:16/1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标。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国情国史体验馆实践
我们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主题在国情国史体验馆以电子显示屏、电子沙盘、辩论台、表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教学内容、视频资料等展现,实现学生可操纵、可控制、可选择的互动式教学实践。要求全体学生分组到国情国史体验馆进行体验、汇报和学习。
2.社会调查
由指导教师拟定调查报告若干选题,向学生进行布置,同时讲明调查的方法和写作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以上两种形式,以国情国史体验馆实践为主、社会调查为辅。
四、实践的组织方式
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体教师组织,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其它单位组织的配合下以在国情国史体验馆进行实践教学为主,社会调查为辅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
五、实践内容与进度安排
序号 |
实习内容 |
时间分配 |
实习形式 |
1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4学时 |
国情国史体验馆实践 |
2 |
认识与实践 |
4学时 |
社会调查 |
3 |
群众路线 |
4学时 |
社会调查 |
4 |
商品经济原理 |
4学时 |
社会调查 |
六、考核方式
(1)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按1学分计,成绩认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合格五个格次。
(2实践教学包括国情国史体验馆实践、社会调研等内容,每位学生必须参加;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提交一篇体验报告或调查报告,均不得少于2000字,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由指导老师根据其参与及完成状况进行考核,及格者方能获得1学分,不及格者,进入下一届补修。
七、实践参考资料
1.实践论,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哲学导论,孙正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制定:原理教研室 执笔人:徐俊蕾
审核人:孙喜英 批准人:闫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