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编码
20003020
2、课程名称(中、英文)
形势与政策(The summary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3、授课对象
全院本科生
4、学分
2
5、开课学期
四年制学生1—3学年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平均每学期上课时间不少于16学时。
6、责任教授、主讲教师(姓名、职称、学位)
孙喜英,副教授,硕士学位。
刘中元,讲师,硕士学位。
毕昱文,讲师,博士学位。
张雪霞,讲师,硕士学位。
栗宁,讲师,硕士学位。
付爱敏,讲师,硕士学位。
7、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内国际形势教育,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任务:“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策判别力,为强大祖国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
“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有: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国的一些基本国策;国内外时事热点。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很强,教学内容因时而异。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
在讲述、讲解的基础上,开展学生讨论、课下社会实践,并在重要时事热点时刻观看部分录象。
9、成绩考评
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
10、指定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11、参考书目
《时事报告》、《时事》VCD;
教育部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每年上下半年各颁发1次)
12、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