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旧教学工作>>课程简介>>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2016-09-01 14:56  

课程编码: 学时/学分:32/2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开设本实践教学课的目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是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要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三是布置作业,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深化对本课程的认识。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本实践教学课2学分,32学时,具体分配见下表:

序号

内容

学时

地点

1

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参观考察

8学时

唐庄、刘庄、京华实业公司、古固寨、裴寨村等。

2

以考察的先进典型为例,讨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8学时

国情国史体验馆

3

开展服务社会活动

8学时

敬老院、儿童村、公交站牌及某些公共领域咨询服务等。

4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某一方面开展社会调查

8学时

由学生自己选择所熟悉的街道、社区、工厂或乡村等。

5

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调活动

8学时

于本校及其家属区内进行。

6

讨论:各学生小组的观后感,心得体会,或者调查报告

8学时

国情国史体验馆

说明:实践教学活动均安排在课下。第1项要求选取学生代表开展,记8学时;然后到国情国史体验馆开展讨论,记8学时;第3、4、5项要求学生三选一,记8学时,然后再到国情国史体验馆开展讨论,记8学时。共32学时。

四、实践教学的考核要求

1.按照规定,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是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按2学分计,成绩认定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五个格次,若不合格者进入下一届补修。

2.考核以学生小组为单位,以班委抽调的学生代表为评委,两次讨论取综合成绩认定格次。

3.每次讨论结束后,各学生小组均要上交讨论稿,或PowerPoint课件、或word文档作为考核依据存档。

                          制定:概论教研室    执笔人:李修超

                          审核人:徐立志      批准人:孙喜英

打印    收藏
关闭窗口